近年来,猪场各种疾病的发生日益频繁,给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
2023年,非洲猪瘟卷土重来。
2023年2月9日,新加坡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WOAH)紧急报告,2月5日,该国北区(North)在野生动物中发生1起非洲猪瘟,1头野猪发病、死亡。这是新加坡首例非洲猪瘟疫情。
2月27日,海关总署、农业农村部两部门联合发声,禁止令行,要求停发一切从新加坡输入关于猪以及猪产品的许可证,已签发的也要撤销,对于个人从新加坡邮寄或自带的关于猪的产品,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。
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WOAH)消息,2023年2月13日,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向WOAH通报称,香港地区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。
除上述香港报道一例外,全国还有18个省份再度出现“非瘟”,受到的影响程度如下:
产能受损:辽宁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
局地影响:黑龙江、吉林、安徽、河南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重庆
零星散发: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
消毒是猪场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之一。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、化学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等,其中化学消毒法最为常用。化学消毒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决定猪场消毒效果的关键。 含氯类消毒剂是一种高效消毒剂,对细菌和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。临床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( 如84消毒液) 、次氯酸钙(漂白粉) 、二氯异氰尿酸钠、三氯异氰尿酸钠等。次氯酸消毒液是一种新型的含氯消毒剂,不仅具有杀菌广谱、作用速度快、杀菌效率高的特点,而且具有腐蚀性极小、无刺激性气味、高安全性、不污染环境等优点。有望替代刺激性较强的次氯酸钠、二氯异氰尿酸钠等传统含氯消毒剂。
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消毒液为实验对象,研究其对猪身上常见的病原菌和病毒的杀灭作用,为猪场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,其实验结果如下:
由表1可见,消毒液原液 (次氯酸含量为210 mg /L) 和1:2倍稀释消毒液(次氯酸含量为105 mg /L) ,作用30s、1min、5min,对 SS2 ZY05 株、APP5 KL 株、HPS4 JS 株、ERES株和ETEC O139 株的杀灭对数值均>7.00,杀灭率均为 100% ; 1:4 倍稀释消毒液( 次氯酸含量为 52.5 mg /L) 作用 1min对 HPS4 JS 株、ERES株和ETEC O139 株,作用5 min 对SS2ZY05 株和 APP5 KL 株,杀灭对数值亦均>7.00,杀灭率均为 100% 。
由表2可见,消毒液原液 ( 次氯酸含量 为210 mg /L) 与病毒液作用 1、5、10 min 对 PEDV JS2012 株和 PPV BJ 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均≥5.0、杀灭率≥99.999% ; 1:2 倍稀释的消毒液( 次氯酸含量为105 mg /L) 作用 5 min 和 10 min、1:4 倍稀释的消毒液( 次氯酸含量为 52.5 mg /L) 作用 10 min对 PEDV JS2012 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亦均为 5.00、杀灭率为 99.999% ; 1:2 倍稀释的消毒液作用1 min 对 PEDV JS2012 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4. 00、杀灭率为 99.990% 。而消毒液原液作用5 min 和10 min 对PRRSV GDr180 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3. 00,杀灭率为99.899% ; 对PRVB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 1.15,杀灭率为 92.921% ; 对 PCV2 P58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1.00,杀灭率为 90.00%。
以上实验数据摘自《江苏农业科学》 2021 年第 49